0
  • 登入
  • 首頁
  • 2025開課計劃表
  • UX 靈感庫
    回主選單
    • 【研究報告】職場衝突情境
    • 需求訪談
    • 產品需求文件 PRD
    • 從零自學UX
    • 用戶旅程
  • UX 專家服務
    回主選單
    • 企業UX顧問服務
    • 企業內訓
    • 一對一諮詢
  • Podcast 節目
  • 註冊
  • 登入
  • 0
  • 首頁
  • 2025開課計劃表
  • UX 靈感庫
    【研究報告】職場衝突情境 需求訪談 產品需求文件 PRD 從零自學UX 用戶旅程
  • UX 專家服務
    企業UX顧問服務 企業內訓 一對一諮詢
  • Podcast 節目
  • 文章總覽
  • 分類
  • 需求訪談 (4)
    • 產品需求文件 PRD (5)
      • 從零自學UX (2)
        • 用戶旅程 (2)
          • 使用者研究報告 (1)
            用戶研究 (1) 職場溝通 (1)
            1. 首頁
            2. 部落格
            3. 撰寫產品需求文件 PRD 時的閱讀體驗七宗罪

            撰寫產品需求文件 PRD 時的閱讀體驗七宗罪

            2024 Feb 02 產品需求文件 PRD

            我遇過的軟體業產品經理通常都會覺得撰寫 PRD 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,書寫的過程痛苦、用來解釋給別人聽的時候痛苦,其實就連幾個月後重新看自己寫的規格文件,也挺痛苦的。

            ​

            仔細評估背後的狀況,其實「書寫原則」混亂,造成文件的閱讀體驗差,是最主要的元兇。

            ​

            以下想與你分享人們閱讀 PRD 過程中常見的問題,包括了:

            1. 缺乏敘事層級脈絡
            2. 只見增刪查改缺乏使用者意圖
            3. 混淆真人與系統角色
            4. 突然發明嶄新的詞彙
            5. 語意曖昧與廢話連篇
            6. 混搭倒裝句與副詞子句
            7. 描述機制需求時都在寫 UI 畫面

            ​

            ▋七宗罪之首:缺乏敘事層級脈絡 ▋

            閱讀體驗糟糕的 PRD,第一條常見的狀況就是劈頭就進入細節,沒有告知閱讀的人這個細節從何而來。

            例如第一行就寫了「開課三天前可退費。」

            那麼閱讀的人就必須自己推理,有個概念叫做「開課」,然後看到了退費,那麼逆向思考一下,應該是先繳費了才能退費。

            短短一行字就需要閱讀者自行推理、解壓縮兩個概念的脈絡,而這還是通俗易懂的產品服務領域,或許可以期待他人自行通靈成功。

            如果這樣的描述發生在更專業的主題領域,例如「預審投單後七天內可臨時補單」,正常人都會放棄通靈,與其看文件不如開會講清楚。

            書寫 PRD 的時候,需要安排一個順序進行「宣告」,讓每個抽象概念有層次的登場。

            例如現在要寫關於「課程」的需求描述,那就先宣告如何建立課程、會有付費的概念,那麼才會寫到退費的業務邏輯。

            ​

            ▋七宗罪之二:只見增刪查改缺乏使用者意圖 ▋

            第二種最常見的 PRD 書寫狀況,就是通篇描述都只有增刪查改,例如:

            • 營運人員可以新增課程
            • 營運人員可以瀏覽課程
            • 營運人員可以查詢課程
            • 營運人員可以編輯課程
            • 營運人員可以下架課程

            也不能說這有寫錯,而是如果只有這樣程度的訊息量,那幹嘛需要寫需求文件?

            ​

            開發團隊需要明確的了解使用者意圖,才能評估開發出來的功能或流程,能不能解決問題。

            ​

            比起「營運人員可以新增課程。」

            如果寫:「營運人員為學員媒合老師,預約課程。」

            ​

            閱讀者第一時間會理解整件事情的意義,接下來更細部描述「預約課程」時需要的相關資料時,整件事情也有了脈絡。

            ​

            甚至更進一步,開發這個功能的人,還可以幫忙想怎麼樣的預約與媒合流程可以讓使用者更方便,或者系統的其他部分應該要開發某些輔助機制,讓媒合的判斷品質提昇。

            ​

            ▋七宗罪之三:混淆真人與系統角色 ▋

            第三個常見問題,許多 PRD 文件中會混淆「真實人物」與「系統角色」這兩種認知。

            ​

            例如說,可能 PM 在需求訪談中,聽到了「請假流程會需要老闆 John 做最後的審核」,轉頭就在 PRD 寫下「John 對請假單進行最後審核」。

            ​

            在實際開發中,若工程師真的按照此描述完美實現,反而會是一場悲劇。

            首先是,如果公司現在是 10 個人,都是同一個 John 在審核,看起來沒問題,但這個公司只會有 10 個人嗎?

            John 會不會有一天請了別人當人事主管,讓別人來審核?

            這個軟體產品的相關權限,難道要綁定「John」這個人嗎?

            ​

            產品服務當然要參考實際情境,但不能完全照搬。

            ​

            在需求訪談的過程所聽到的人事物,除了名字本身(例如 John),還要了解背後的抽象意義(例如管理者),然後在撰寫 PRD 的時候,根據情境與業務邏輯的脈絡,對這些人事物進行適當的命名。

            ​

            命名時需維持抽象程度,不能綁定在特定具體人事物上。

            命名還要能幫助觀看者容易理解,具備明確的指向性。

            ​

            ▋七宗罪之四:突然發明嶄新的詞彙 ▋

            閱讀 PRD 過程另外一個可怕的困擾,就是「語言不統一」。

            ​

            同樣一件事情,在口語描述時喜歡稱為「開直播」。

            在另外一個地方叫「一對一」。

            換了一個情境時又稱呼為「課程」。

            ​

            這三個描述都指向同一件事,寫入 PRD 當中就成為災難,搞不好最後做成三套東西。

            ​

            對於同一件事情的命名來說,「課程」比「開直播」、「一對一」還好,因為課程的抽象意義可以同時涵蓋「開直播」(上課形式)、「一對一」(參與規則)。

            ​

            另外,動詞的使用也需要固定。

            ​

            例如僅僅一個課程,可能就會衍生出「安排課程」、「預約課程」、「建立課程」、「新增課程」⋯⋯等等五花八門的描述。

            這些不同的動詞,對於閱讀 PRD 的人來說會造成困擾。

            ​

            因為閱讀的人會想很多細節,萬一「安排課程」跟「預約課程」需要不同的功能流程怎麼辦?

            ​

            所以在 PRD 的撰寫中,對於同一件事情的名詞要固定,就連搭配的動詞也應該挑選合適的詞彙,從一而終,減少胡思亂想的空間。

            ​

            ▋七宗罪之五:語意曖昧與廢話連篇 ▋

            有一種痛苦的 PRD 閱讀體驗,就是「聽君一席話,如聽一席話。」

            我看了一大堆敘述,但我不知道我看了什麼。

            ​

            例如:「課程預約成功後,課程就被預約。」

            又或者:「符合規則的預約在預約時需要遵守規則。」

            ​

            PRD 撰寫時,並不是寫越多文字量越好,更多的文字反而是消耗閱讀者的認知心力,造成負擔。

            但寫 PRD 的人也經常備受指責,被批評沒有寫清楚。

            此時產生的認知偏誤,就是「寫越多代表越仔細」(另外就是,PRD 文件常常是在加班腦袋不清楚的狀況下寫。)

            ​

            PRD 上的每一段文字,指向要明確,例如宣告使用者意圖、定義理想結果、描述業務邏輯、補充邊緣情境等等。

            比起寫下很多混亂的想法,PRD 的每一段文字應該是幫助閱讀者搞懂一些事情。

            ​

            少即是多。

            ​

            ▋七宗罪之六:混搭倒裝句與副詞子句 ▋

            還有一種不舒適的 PRD 閱讀體驗,就是每一段文字既冗長又充滿各種條件子句,要理解這樣的文字段落,閱讀者的腦袋要同時建立一個流程圖的想像。

            如果要說明的東西就是這麼複雜,那為什麼不畫流程圖就好???

            ​

            比起「可安排的老師,根據學員分級測驗結果挑選。」(倒裝句)

            更適合的描述是「根據學員分級測驗結果,安排老師。」(直述句)

            ​

            比起「預約課程時根據學員分級測驗提供教材,配合學員進修主題興趣與老師教學領域並以學生時段為主進行選擇。」

            更適合的寫法是:

            • 為學員安排老師進行線上一對一教學
            • 根據學員分級測驗提供教材
            • 根據學員進修主題,配對老師的教學領域
            • 以學員可上課時段,媒合老師可排課班表

            ​

            撰寫 PRD 時,建議用直述句進行說明,並將複雜的想法拆解為條列式,以一行一述為原則。

            ​

            ▋七宗罪最後一條:描述機制需求時都在寫 UI 畫面 ▋

            有一種 PRD 的撰寫風格,像是在手把手教你怎麼操作軟體。

            例如:

            • 點擊帳號欄位,輸入 Email
            • 點擊密碼欄位,輸入 8 - 16 字串長度,英數混合字元
            • 按下確認
            • 展開提示視窗

            雖然看起來很認真有條理,但這種書寫體的問題更大。

            首先是軟體的互動邏輯可能很複雜,沒辦法用這樣的列點描述方式釐清互動邏輯,還不如用流程圖來溝通。

            其次是在沒有畫面的情況下描述 UI 介面,閱讀者的認知負擔也很大,要自行在腦海中想像,那還不如等你畫了 wireframe 再來討論。

            ​

            ▋結語

            許多人覺得自己煞費苦心寫出精美的 PRD 沒人看,但閱讀者其實也很痛苦,因為看不懂。

            文字的理解需要動用系統二的後設思考,會大量消耗認知心力,特別是像軟體需求溝通這麼困難的議題。

            寫 PRD 不是在寫文學作品,重點在實用。

            因此,簡單易懂、脈絡清晰、意圖明確的書寫原則,幫助閱讀者輕鬆理解,人家才看得下去。

            以上都是我自己踩過的雷,分享給各位,希望能幫助釐清為什麼 PRD 沒人想看的痛苦。

              • 分享此文章
              0則留言

              相關文章

              產品需求文件 PRD 的應用難題

              產品需求文件(PRD)在軟體開發中的重要性,本文強調簡潔且易讀的文件對於溝通和團隊合作的重要性,並提到了避免文件冗長和確保文件更新維護的挑戰。也分享了文件可視化資料的重要性,用以降低開發團隊和利害關係人之間的認知落差。良好的PRD能夠提高確定性,對齊目標,並有助於管理產品發展路線。

              • 2024 Feb 02

              需求訪談的本質是了解期望

              「需求」這個詞彙經常出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與工作中,例如你要規劃一個產品推進到市場中,你要了解消費者的需求,或是你要與客戶合作完成一個專案,你也要了解對方的需求,這樣才能完成有價值的交付。

              • 2024 Apr 05

              撰寫產品需求文件 PRD 必備的技能:任務步驟分析

              學習任務步驟分析的過程,需要同時學會幾個內隱知識,對於產品設計師尤為重要,包括:以終為始來定義目標、將大目標拆解為小目標、模組化思考。

              • 2024 Apr 04

              如何從零開始自學 UX(一)掌握基礎就從易用性開始

              「沒有相關背景的人,該如何自學 UX 呢?」這是我開始寫作與教學以來,蠻常被問到的議題。 我想開啟一個寫作主題系列,與你分享如何從零開始幫助自己自學 UX 的路徑,在這個主題系列中我會跟你介紹「學習目標」、「推薦掌握的知識與技能」、「自己練習的方法」。

              • 2024 Feb 05

              職場溝通衝突用戶研究調查報告

              社畜們常遇到的職場衝突情境有什麼?我們是千綺的用戶研究小組,近期正在進行一項職場衝突情境的研究,有感於我們一天待在公司的時間長達 9 小時,跟同事相處的時間還比家人長(驚),職場對自身的影響恐怕比我們想像來得大。

              • 2024 Nov 19

              關於我們

              • Soking 使用手冊
              • 免費電子報

              教育訓練

              • 購課權益
              • 2025年開課計劃表
              • 企業內訓方案

              聯絡我們

              • 公司名稱: 千綺創意設計股份有限公司
              • 統編: 90766379
              • 隱私權政策
              COPYRIGHT© All rights reserved | Powered by 路老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