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看懂 B2B 產品需求訪談的常見地雷?
2024 Apr 05 需求訪談
你是 B2B 產品開發團隊的一員嗎?
相對於面向一般消費者市場的軟體產品,其實更大比例的軟體產品設計工作,發生在企業端的需求上。
在過去我接觸到的案例中,B2B 產品的需求訪談往往不是什麼輕鬆的經驗,因此我想透過這篇文章與你分享有什麼常見的地雷?以及面對這些地雷的拆彈原則是什麼?
常見的地雷有:
- 直接指示你具體的規格,但邏輯矛盾
- 要求你先進入執行,但講不出交付標準
- 跨部門流程,每個人的說法各自解讀
▋直接指示你具體的規格,但邏輯矛盾 ▋
我還是產品經理的時期,曾經遇過一個同事跑來找我談需求。
他說:「你們有空嗎?下週能不能在 OO 頁面上加個圖表?」
我問:「你是因為什麼狀況,所以需要圖表功能呢?」
他回:「行銷希望企業用戶寫完問卷之後,可以看到一些回饋。」
我又問:「為什麼會希望企業用戶可以在那個時候看到回饋呢?」
他回:「現在問卷的填寫狀況不好啊!想說放一些回饋比較吸引人。」
我:「欸?可是圖表放在問卷填寫之後的頁面,用戶在填寫前還是看不到啊?為什麼這樣可以解決填寫狀況不好的問題?」
同事:「不行嗎!?」
如果我不在乎對方要什麼,只要許願就照單全收,那麼光是處理這類矛盾的需求就飽了。
更糟糕的是,通常這類討論需求的情境中,往往要你在第一時間就壓上時程,在你還不確定問題的樣貌之前,就問你什麼時候可以開發完成。
但我們七趕八趕的加班完成這些工作,有用嗎?
如果這個需求沒有解決問題,問題還是會回到我們手上,一而再的修改。
所以第一個 B2B 需求訪談的拆彈原則是:先釐清真正的問題與影響範圍,才評估解決方案
▋要求你先進入執行,但講不出交付標準 ▋
另外一個情況是,要求你先規劃一個流程,可能是競品有這類功能,也可能是客戶內部的某個需求單位曾經許願過。
但要求你設計這個流程的人,他卻無法回答最重要的關鍵問題:交付標準。
誰要使用?不知道。
他會怎麼使用?你先想。
會發生這樣的情況,往往是因為來到你面前的這位需求方,他只是一個代理人,他並不真正掌握問題發生的情境。
在這邊我們要掌握一個基礎原則,那就是 B2B 產品的用戶目的到底是什麼?
如果說大部分產品的終極目的是:「幫助使用者成為更好的人。」
那麼在 B2B 產品的情境中,最基本的就是:「幫助使用者完成他的工作。」
這個時候,我們可以使用 STAR 原則,來進行行為職能的訪談,來找出具體的使用情境,如此才能定義如何幫助使用者達成目標。
使用 STAR 原則來調查行為職能,通常會以這四類問題切入:
「有哪些情況會跟這個需求產生關係?」(情境 Situation)
「什麼樣職位的人會需要參與?他們的職責目標是什麼?」
(任務 Task) 「他們會採取什麼行動?為什麼選擇這樣的作法?」
(行動 Action) 「預計會發生哪幾種結果?什麼因素會產生影響?」(成果 Result)
▋跨部門流程,每個人的說法各自解讀 ▋
即使運用了 STAR 原則來調查行為職能,還是會遇到一個艱困的問題:跨部門。
有時候,你遇到不同職能的人與你討論同一個工作流程時,感覺像在討論完全不一樣的議題似的。
你可能覺得是在討論需求,另外一個角色他卻稱呼這叫提案,還有人認為這就是開會。
我們會遇到此狀況的第一個原因是「本位主義」,每個人都是從自己的觀點出發來看待問題,採用自己熟悉的觀點才能夠降低認知負荷。
第二個原因是知識的詛咒,同一群人在同樣的領域久了,習慣用自己內部的溝通語言,而忘記小圈圈之外的人聽不懂他們對話內容中許多隱含的資訊。
身為圈外人的我們,可以如何處理呢?
「任務步驟分析」會是你梳理跨部門流程的好幫手。
任務步驟分析關注三件事情:
- 可獨立:每個任務步驟由單一角色執行
- 可交付:每個任務步驟都產生具體可驗證結果
- 可置換:對任務步驟進行抽象化,可使用不同解決方案達成同樣目的
例如一個請假的流程,可能涉及到請假人、代理人、審核主管以及人事 HR。
我們要先知道的並不是具體假別的計算規則與欄位有哪些。
我們要釐清的是,整件事情有哪幾種觸發的起點?
從起點抵達終點所需要的交付條件是什麼?
可共用的任務步驟有哪些概念?
如何提供客觀證據來驗證某一任務步驟已經完成?
某一任務步驟有哪些不同形式的提交資料方法?
上一任務步驟交付的結果,下一任務步驟的單位會如何運用?
先整理出每一個關鍵任務步驟客觀的可驗證結果,才去釐清這些結果是用什麼規則、哪些欄位組合出來的。
最怕的就是被一句話唬弄過去:「輸入不同的條件會得到不同的結果。」
客觀來說,這是一段沒有意義的廢話,因為我們無法從中提取出可驗證範圍的規則。
你會發現,有時候同一個流程,A 企業是幾個部門合作完成,但在 B 企業卻是同一個部門內自己在處理,到了 C 企業卻通通是同一個人搞定的。
識別任務步驟的切分點,能夠讓你找出適當的顆粒度,用來設計產品的流程。
而不是根據 A 企業的部門分工,拿去要求 B、C 企業按照別人的營運邏輯來分配人力。
▋總結一下
我們在 B2B 產品的需求訪談中,有三類常見的地雷,我們的拆彈原則有:
- 遇到直接許願的需求方,先釐清真正的問題與影響範圍,才評估解決方案。
- B2B 產品的用戶目的,就是能夠順利完成工作,可以透過 STAR 原則,了解情境、任務職責、具體行動、關鍵成果。
- 遇到橫跨多個部門的流程時,運用任務步驟分析,找出適當的切分點。
以上是我在進行企業內應用的需求訪談時,也經常採用的需求訪談方法,分享給你。